攝影師:Ella Olsson,連結:Pexels
傳統的營養攝取量計算,必需先知道我們一個人一天的基礎代謝率或是基礎所需的卡路里,然後依照每天工作和運動量的多寡來做調整
計算你所需的維持卡路里,每個人的維持卡路里量會略有不同,這可能隨年齡,性別,活動水平和其他因素而變化。
估算維持卡路里最簡單方法是以下公式:
男子:BMR =(13.397 x體重kg)+(4.799 x身高cm)–(5.677 x年齡)+ 88.362
女性:BMR =(9.247 x體重kg)+(3.098 x身高cm)–(4.330 x年齡)+ 447.593
例如,如果你是一個30歲、180公分、體重 60公斤的男性,你的 BMR(即維持卡路里)應該在 1585-1600 仟卡路里之間。
理論上7700大卡(仟卡路里)等於一公斤,所以要減重必需減少7700大卡才能少一公斤,要靠節制飲食和運動消耗來達成,所以有人瘋狂節食、瘋狂跑馬拉松,但都不一定效果顯著,這是為什麼呢?
原因就在於飲食的內容錯誤了,傳統我們飲食攝取的三大營養素:碳水化合物(Carbohydrates)、蛋白質(Protein)與脂肪(Fat)比例分別為50~60%:30~35%:10~15%,甚至有人會不小心將碳水化合物比例上升到70~80%,這樣反而無法瘦身,反而會造成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增加,變得越減越胖。
這裡建議需要瘦身、增肌減脂、健美的人,所需的營養素比較都有不同,但基本都是要增加蛋白質的比例,甚至可以上升到40~55%,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下降到30~45%,這樣可以使得肌肉量保持或增加,提昇個人的基礎代謝率,自然而然可以達到瘦身或增肌減脂的目標。
